搜索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梁彩欢工作室 > 考察三江汇流之地,构建真实情境课堂梁彩欢工作室
考察三江汇流之地,构建真实情境课堂
发文:工作室   发布时间:2023-12-11   访问量:1132








考察三江汇流之地

构建真实情境课堂


为了提高工作室成员利用乡土地理进行真实情境教学的水平,提升工作室成员野外考察的能力,推动地理核心素养落地,2023年12月5日下午,梁彩欢佛山市“省级基础教育领军人才”工作室组织工作室成员和三水区实验中学地理老师到三水琴沙岛、西江和北江汇流处、昆都山、思贤滘等地开展野外研学考察活动。


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,工作室前期收集和分析了大量的资料,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和实地考察的任务清单,根据不同的考察任务设计了考察线路,并提出了考察活动的预期成果:①收集三江汇流区域的河流地貌分布、河流地貌利用等资料;②绘制相关分布图;③撰写考察报告;④设计相关的乡土地理真实情境教学案例等。

佛山市三水区江根村一带是珠江三角洲的起点。西江流出羚羊峡、北江流出飞来峡后,进入平原地带,带来大量泥沙在此沉积,形成冲积扇。可以说,西江、北江三水流域是冲积扇向河漫滩平原过度的地带,河流中沙洲和河漫滩分布广泛。本次考察的琴沙岛位于西江中,是三水众多沙洲和冲积岛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。狭窄的思贤滘是连结西江、北江的纽带,西江、北江在这里汇而不合,各自形成水系是很罕见的地貌特征,对珠江三角洲地貌形态的形成有深远影响。思贤滘东侧樵桑联围守护着万亩良田,其中由江根的昆都山到白坭镇沙围村,约15千米的河段,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底蕴兼具,近年来被三水政府打造为“樵桑联围西江十里画廊”。我们这次考察的路线选取思贤滘段(昆都山——西江水厂),也就是从北江边走到西江边,路程约2.5千米左右。




第一站:琴沙岛

琴沙岛是西江在青岐半岛附近受阻泥沙在此堆积形成,属于典型的江心洲,需要乘坐过江轮渡才能到达。我们对琴沙岛的考察任务主要是考察江心洲内的微地形、河流沉积物的特征、洪水期和枯水期的水位状况、原始植被的分布情况、江心洲的土地利用情况等。


登上琴沙岛,只见岛上绿树成荫,自然风光优美,有着很好的原生态环境。江边分布有大片高大的芦苇,在冬日的阳光下摇曳;环绕着四周岸线,是野生的亚热带常绿林木和灌丛。沙质的土壤反映了地质史上河流堆积的过程;靠近江边的漂流物留下了洪水淹没的痕迹。不同的微地形让我们感受到河流地貌正在发展与变化,看起来平静的江水蕴含着翻天覆地的力量。


琴沙岛上分布有两个村落,分别为上沙村和下沙村。由于空间的局限性和交通不便等原因,年轻人纷纷离岛外出求学和谋生,目前在岛上居住的多为老年人,大片的土地也由于冬季休耕,杂草丛生而显得荒芜落寞。因此,如何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和环境优势,进行开发利用及生态保护,是琴沙岛发展面临的问题。




第二站:青岐半岛

青岐半岛三面环水,是北江和西江冲积而成,地形平坦,土壤肥沃,水资源丰富,农业种植和渔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。随着车辆行走在笔直的公路上,我们仿佛置身一片静谧的水墨画卷,只见矗立两旁的水杉枝繁叶茂,洒满冬日阳光的鱼塘星罗棋布,在大棚保护下的各色花卉更显娇艳,还有大片的菜地,妥妥是地理书本上描述的城郊农业景观。

据了解,水产养殖是青岐村的传统支柱产业,占全村总面积的三成以上,成为村庄最引人注目的特色。目前全村水产养殖面积达13000亩。2020年,青岐村荣获广东省和全国“一村一品”专业村(水产养殖)。


近年来,青岐村通过“规划引领+园区建设+数字赋能”的方式,为推动水产养殖业的现代化和集约化发展做出了巨大努力,吸引了高质量水产养殖企业进驻,形成了“公司+农户”合作模式,促进了产业规模化经营,提升了竞争力。在园区建设方面,青岐村成功打造了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,吸引了知名水产养殖企业及科研机构,形成了全链条的养鱼模式。通过数字赋能,建设了智慧渔业综合平台,实现了水质实时监测、大数据采集应用和智慧养殖,推动了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,并连续三年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。青岐村的发展为新时代三水乡村振兴提供宝贵的经验。


第三站 江根村-昆都山-思贤滘

这一站的考察路线,位于23°9′N、112°49′E,拥有一个千年古村江根村、一个文化地标昆都山、一条古航道思贤滘。


我们首先是登高望远,昆都山山体长约550米,宽约350米,海拔62米。昆都山海拔较低,虽不奇不竣,但在山上可以直接眺望西江和北江两条大河握手言欢。宽阔的西江自西滚滚而来,而浩荡的北江在上游几千米将绥江纳入后自北而下,三条河流最终在昆都山下相逢。它们在各自沿着既定河道向南和向东奔流的同时,以一条河道贯通相连,这条河道就是思贤滘。

思贤滘,相传是明代学者陈白沙到此访问其门生陈冕不遇,书题“思贤”二字而去,由此得名。思贤滘长约1.5千米,最宽处亦不过500米,但思贤滘水道却是珠江三角洲河网区的顶点,是沟通西江和北江的重要水道。

在思贤滘有一道奇观,一般河流的水流方向是固定的,但三江汇流处的流向却不固定,而是根据西、北江水位的高低决定:西江涨水,水流从西南流向东北;北江大水,水流则变成了由东北至西南。每逢汛期,西江或北江洪水上涨,便通过思贤滘相互倒流,往往因水位落差较大,加上西、北江水色明显不同,而形成著名的“思贤洪波”,也称“鸳鸯水”,堪称自然地理的一大奇观。

据了解,思贤滘以上西江流域面积为353120平方千米,北江流域面积为46710平方千米。西、北江上游水流在思贤滘水道交汇后,重新分流,进入下游西、北江三角洲。思贤滘水道既是西、北江汇流点,又是分流点,两江的水、沙在此自然交汇并沟通调节。

面对西江和北江两条大河在思贤滘握手相会后,又奔赴于各自的方向,我们不禁惊叹大自然的杰作。北江和西江在思贤滘汇而不合,我们推测,一方面是因为在河流中下游,河流流速减慢,侵蚀作用减弱,另一方面由于昆都山的存在,成为一道天然的屏障,阻碍了两江的合流,因此形成了如今两江汇而不合的独特河流地貌景观。



我们的感悟

身边处处有地理,我们本次的野外考察活动地点,选择了三江汇流之地,通过实地观察、走访、调查、记录、分析等方式,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中,有利于我们今后将生活中的地理“搬进”课堂,实现地理学科教育的情境化、生活化,提高分析和解决生活中地理问题的能力。此次考察活动,我们全体老师感觉收获满满,不仅对河流与地形地貌的相互作用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,对如何挖掘与利用好乡土地理有更深切的体会,也对今后构建真实情境课堂有了更好的促进作用。



-END-









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 学校地址: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同福北路10号